外观
【基础护理学】环境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environment)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对支持人类生命、生存及其活动十分重要。
人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环境的分类:内环境、外环境。
内环境:
生理环境:为了维持生理平衡状态,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与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心理环境:患病会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某些心理因素如急性或慢性应激事件,也是许多疾病如溃疡、高血压的致病和诱发因素,可导致人体某些器官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心理因素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进程、配合治疗的程度和疗效、疾病的预后以及患者和亲属的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外环境:
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的外环境,是环绕于人类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和宗教等。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
- 气候
- 地形、地质
- 自然环境因素失衡
- 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异常的气候现象(如台风、干旱、洪水、沙尘暴、雾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风寒、燥热、暑湿等气候与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地形、地质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质不同,地壳物质成分不同及各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
- 自然环境因素失衡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达到足够的浓度和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分室外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
水污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存积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上变化)
噪声污染(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干扰睡眠和休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害等)
辐射污染(辐射可源于日光、诊断用的X线、治疗的辐射以及工业的辐射,人体暴露在这些辐射下易造成灼伤,导致皮肤癌以及一些潜在的危害)
(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
社会阶层
社会关系
文化因素
生活方式
卫生服务体系
社会经济:人群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社会阶层:反映人们所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观念、健康状况千差万别。
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性及支持程度不仅是影响健康的因素,而且也是健康的基本内容。
文化因素: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是指各种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
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工作是向个人和社区提供范围广泛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维护和改善人群健康。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护理的影响
南丁格尔提出:“一般认为症状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他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及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充分依赖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去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促进舒适和健康。
积极主动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二)护理对环境的影响
护士只有充分了解环境与健康以及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才能通过有效的护理行为增进患者舒适,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1975年,国际护士会规定的护士职责:
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性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
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的方法。
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找出住宅区危害环境及健康的因素。
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