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护理学导论】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第一节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外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一)早期护理
发展历程:
公元前后的护理:埃及、希腊、罗马、印度。
公元初期的护理(受宗教影响)
中世纪的护理: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极为落后。
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1)比利时的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医生写出了第一部人体解剖学专著;(2)英国的威廉·哈威(William Harvey)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南丁格尔时期;
现代护理时期。
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
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
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
临床护理分科。
(三)重要的国际性及西方国家性护理专业组织及刊物
国际性组织: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会员国111个,会员140多万人。会所:日内瓦。
早期主要的护理刊物:
《美国护理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国际护士报》。
现在主要的护理刊物:
《国际护理研究杂志》;
《高级护理杂志》;
《护理学新进展》;
《护理展望杂志》。
二、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护理的产生及发展
中国传统医学将人看成一个整体,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医、护、药不分,强调护理及休养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中记载了许多护理知识及技术的内容,如《黄帝内经》 中提到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并谈到了要“扶正祛邪”,《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了凡衣服、巾、枕等不与别人通用的预防观点等。
(二)中国近代护理
早期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与护理学的传入及影响(1840 - 1915):
1835年,广东建立第一所西医医院,两年后以短期训练班的方法培养护士;
1887年,一名美国护士在上海首家妇孺医院开办护士训练班;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5年,在北平成立护士训练班及护士职业学校。
中国近代护理的发展(1915 - 1937):1920年,创建了协和高等护理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63名高等护理人才。
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1931 - 1949):至1949年,全国共有183所护士学校,3万多名护士。
(三)中国现代护理(1949年至今)
- 护理教育
学历教育及岗位教育:1950年在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将护理专业教育列为中级专业教育之一。出版了21本中级护理专业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等专业护士。
岗位教育及继续教育:自1979年,各医疗单位陆续对护士进行了岗位教育。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并颁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为护理教育及继续护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多层次的学历教育
1983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高等医学院中增设护理专业及专修科,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天津医学院招收了首届学士学位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到2020年中国本科护理院系有276所。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全国目前已有72个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教育部批准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08所院校具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
2004年,第二军医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目前全国有27所院校获得了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修订的科学目录,将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
- 护理管理
1986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会后公布了《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
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
2012年以来,很多医院尝试护士的分级分层管理,使护理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 临床护理
2010年2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
从2012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专科护理服务,例如开展国际造口师、PICC 护士、糖尿病等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及服务,并在不断探讨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
- 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其他方面
近年来,中华护理学会及各省市护理学会举办了很多高规格的国际及国内护理学术会议。
(四)中国护理学术组织及刊物
中华护士会于1909年成立于江西牯岭;
1922年中华护士会加入国际护士会;
1964年改为中华护理学会;
2013年重返国际护士会。